在武汉市今夏的用电高峰期间,随着“虚拟电厂”的试点项目的推进,将可实现局部降低监控负荷70万千瓦,折合电网基建投资12.8亿,减少碳排放300万吨的效益。记者日前从武汉市举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武汉市正在开展的“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将全力支撑武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高负荷期间用电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宏介绍,武汉电网平均每年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时间大约有20天左右,时长最长可达100个小时。随着气温增高,用电负荷即将来临,根据目前武汉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电网负荷达到1250万千瓦时,将出现局部的缺口,预计今年最大的负荷会达到1410万到1460万左右。
“为了弥补监控负荷时段的供电缺口,按照传统的模式,在供给侧需要新建电厂,并加大变电站及电网的投入,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增加碳排放;在需求侧要对用户进行有序供电,影响客户体验。”杨宏说。通过发展“虚拟电厂”项目,用数字经济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客户科学用电计划,达到电网宏观交通填补的效果,在保障用户用电的需求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效降低投入,减少碳排放。
据了解,对于企业用户,在不影响整体产能的前提之下,通过“虚拟电厂”的激励政策,可以实现错峰用电,调整生产时序,既降低了经营成本,又可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的负荷问题。对居民客户而言,结合低碳生态智慧用能社区的建设,可以为用户定制推送节能分析建议,发挥微电网的综合效益,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据初步统计,如“虚拟电厂”项目运行,可在武汉市东西湖、黄陂、汉口后湖、百步亭、徐东、南湖、东湖高新等区域局部降低监控负荷70万千瓦,折合电网基建投资12.8亿,减少碳排放300万吨。